ACCA
  每个人的学习方法,学习效果是因人而异的,有个体差异,但也有共性。即能给自己一个清醒的定位,遵循自己的要求,但更得汲取好的经验和方法,特别是老师的教导和指引。比如朝科老师他的视野就比我们更广,经验比我们更多。我觉得太强调个体没这个必要,主要是自己扎扎实实的学习,练习,投入汗水和心血!没有太多的投机取巧,或方法论。最重要的是吸纳老师的思路,书本的框架,考官的思路,整合自己的思路。
 
  老师的课是一定得认真听的,我感觉我的同学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有迟到,早退,甚至没来上课,我认为这可能是一种浪费。对于老师讲课,我是特别认真的,生怕一走神就把稍不留意的重点给忽略了,所以全神贯注吧。我记得我上所有的课,都是一课不落的,从一而止,有始有终的。假如我迟到三五分钟,我都感觉挺歉意的。
 
  讲义和书本知识得全面理解,全面掌握,我们不能为了学习而学习。不能有所谓的掌握和不掌握,虽然可能有重点和非重点,需要多练习的难点和浅显无需深挖掘的易点。切忌断章取义和一知半解哦!重点内容是建立在对知识体系的全面把握和了解的基础之上的,这也是我们考试前复习的有的放矢吧。
 
  比如ACCA P2三张表的掌握,这是必须的。对知识的熟悉,思路的通透,先做什么,后做什么,整个的过程,未做题之前也得有个轮廓,这样在考试之中就会忙而不乱。这是考试的第一大题,50 MARK。然后是三选二,这里面的考点就是除了合并报表外其他的章节,这些章节的知识可以一分为二,一部分是在原有F7基础上的加深,这是传统内容,因为我有一些会计的基础,所以这部分不是难点,复习时点到为止即可。另一部分就是金融工具,股份支付,员工受益计划。特别是员工受益计划,金融工具,比较抽象,那么在学习与复习过程中作为重点去关注。
 
  ACCA的学习是很注重发散思维,和灵活性的。并特别注重理论联系实际。所以我们不能把书读死,灵活全面的学习,并注重知识的关联,衔接和融通。在考试前大脑中就象放电影一样过一遍,没有死结。如果有死结的话,就赶紧勤学好问吧。对了,在ACCA的学习中,知识点与学习量还是蛮多的,沟通与自我调节也非常重要,为什么一个问题,绞尽脑汁,想不出所以然来,何妨不向老师和同学指点迷津呢?再说,这也是个效率问题,如果一个问题,一个知识点,花费太多时间,面对如此高强度的学习,无异于是一种资源的浪费。